大众需要华为

大众需要华为

对此消息,华为向36氪回应“消息不属实”,大众集团方面则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但若华为与大众的合资项目能够真正落地,为双方都会带来“利好”。

众所周知,三个月前,大众集团CEO迪斯喊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要达到这个目标,大众就必须要在其全球最大的地区市场中国市场上战胜特斯拉。但如今摆在眼前的现实情况是,在追赶特斯拉的路上,大众与其仍有很大的差距。

ID.4系列作为在华上市的首款MEB平台车型,推出后便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相比大众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惨淡销量,其在欧洲市场却非常走俏。迪斯在今年9月份公开表示,8月份,大众在欧洲市场上电动车销量占据第一位,比第二名的特斯拉高出2万多辆。即便在特斯拉的大本营美国,大众的销量也仅是屈居特斯拉之后。

大众若要超越特斯拉,中国是它不得不拿下的市场,但若凭其“单打独斗”,可能很难在中国逆袭。

需要明白一点,大众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主要是ID系列车型过于保守,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产品认知。而这一问题,与多家智能车企达成合作的华为,或许能助大众一臂之力。

2015年宣布开发全新的纯电动专用的MEB平台。2019年,大众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ID.3,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动化发展之路。

随后,在2020年财年会上,大众集体宣布了一系列电动化战略,设定今年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的目标,并将在今年推出大众ID.4、大众ID.6、奥迪Q4 e-tron、奥迪e-tron GT、斯柯达ENYAQ iV、西雅特Cuprael-Born共6款纯电动汽车。其中,大众ID.6专为中国市场打造,采用6座或7座布局,以更灵活的选择,满足中国用户的多元化品味和需求。

尽管大众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并不代表着大众的新能源车型也会受到中国消费者认可。从目前销量来看,大众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销售成绩。

今年年初,ID.4在全球范围内陆续上市,上市不久,其很快成为了欧洲最为畅销的纯电动车型。这款起价不足4万欧元的纯电动SUV俘获了诸多大众家庭消费者的喜爱。今年4月,ID.4以5251辆的销量超过了ID.3的4066辆,成为了欧洲纯电动车市场中新的销量冠军。这一亮眼成绩也出现在ID.3上。在大众的“主战场”欧洲推出的第一个月,ID.3拿下了9月欧洲电动车销量第三名。第二个月,便成为当月欧洲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超过了常年垄断欧洲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前列的雷诺Zoe和特斯拉Model 3。以整个2020年全年来看,大众品牌的纯电动车销量也超过了特斯拉,位列第一,占据了整个欧洲市场12%的份额。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曾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这是因为“很多欧洲人执着于传统品牌,他们对智能网联功能的要求并不高。

ID.4在华“出师未捷”,就连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ID.6也“难逃厄运”,推出首月销量仅1685辆。

但这一交付量与国内其他同类型车企对比来看,也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甚至与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差距也比较大。

据汽车之家数据显示,续航里程方面,大众ID.3为430公里,小鹏汽车P5为460-600公里,并且智能化和内饰方面差别更明显。

但从市场评价来看,市场对于ID.3的综合评价并不高,“设计太中庸,没有购买的欲望”等类似言论频现。

对于大众集团而言,燃油车业务目前依然十分重要。正如大众集团CFO Arno Antlitz在今年财报沟通会上直言,“燃油车将为大众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

“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所缺乏的是在转型必要时所需的勇气与速度。”

这一错误性方向的制定,让大众错失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窗口期,身位大幅落后于对手。

其次,软件系统落后是其不“受宠”的重要原因。迪斯在公司内部也承认,“特斯拉是唯一拥有不断学习的软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让其在电动汽车方面具有先发的竞争优势,而软件是对大众汽车的真正威胁。

德国媒体则形容ID.4是“爷爷的车”,与中国电动汽车相比,前者在数字化方面如自动驾驶和语音控制确实不够先进,显然落后于特斯拉。

在终端方面,大众也面临新的销售模式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ID系列电动车的销量,大众集团推出新的销售模式,将经销商的角色转变为代理商。

除此之外,销售模式的变化也牺牲一系列售后服务的利润空间,经销商没办法额外获利。加之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经销商对ID系列产品的推广热情也不高。

从此任务量来看,大众对中国市场抱有极大的期待和要求。据大众集团Q3财报数据显示,在纯电动汽车业绩方面,2021年1-9月,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共售出24.6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29.3万辆纯电动车。其中在中国地区共计销售纯电动车4.7万辆。

显然,实际销售结果连一半目标都未达到,如今距离2021年结束仅不到三个月时间,大众急需尽快加快进度。

因此,大众集团销售主管Christian Dahlheim在业绩会上表示“大众是欧洲最畅销的车企,在美国也位列第二。我们在第三季度加速了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市场有特斯拉驻守,大众短期内很难攻破,那么中国确实是大众在销量方面,最有可能突破的市场。

或许为了进一步赢得消费者认可,大众才向华为抛出橄榄枝。这说明大众想依靠华为的影响力来打品牌卖车,或者想通过华为增强实力,拓宽中国市场。

其实,华为此前与大众旗下的奥迪汽车品牌已经达成合作,向奥迪提供华为的ADS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若此次与华为的合资项目能够真正落地,势必会进一步增强大众在国内的智能化产品能力,解决大众的软件难问题。

10月22日举办的华为HDC开发者大会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HarmonyOS将会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正式搭载于量产车型,发布首款“鸿蒙”汽车,而搭载的量产车型便是金康赛力斯SF5。

自宣布与华为合作之后,极狐品牌的知名度从无人知晓到万众瞩目,风头曾一度盖过特斯拉和“蔚小理”。

因此,若大众与华为合作,产生的市场反响和效果,很有可能比金康赛力斯和北汽极狐更显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