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女神他用一生的创作来完成

表白女神他用一生的创作来完成

的花样和玩法越来越多。除了小姐姐们为自己庆祝,男生也争相给心中的女神送礼物,表达心意。

有这样一位作曲家,他被英国人民称为英国的贝多芬,他有着令人羡慕的神仙爱情,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时常能看到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说到埃尔加的爱情,最令人熟悉的当属《爱的致意》了,这是埃尔加受到未婚妻的启发写下的小品,并以此向她求婚。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

除了《爱的致意》,他用音符留给世界的著名谜题《谜语变奏曲》里,也不乏对妻子的描绘。

这首作品由主题和14段变奏曲组成,每一段变奏曲都有一个英文字母的标题,代表了埃尔加所描绘的14位家人朋友。

据考其中的第一変奏就是在描写自己的妻子。乐曲抒情浪漫,似乎叙述妻子的温柔体贴。

而埃尔加的晚年佳作、现代大提琴曲目的杰作之一《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写给去世的妻子,也是他用毕生之力所做的最后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乐曲情感真挚,充满了哲思。全曲的空灵、苍凉,大提琴的沉吟夹带着叹息,听来颇觉意味深长。

2021年3月26日19:30,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飚将携零零后未来之星——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娜米萨·孙,带来埃尔加之夜——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为观众献上《爱的致意》《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及埃尔加用音符留给世界的著名谜题《谜语变奏曲》。

李飚是世界古典音乐界少有的能够同时成功胜任指挥和打击乐独奏的艺术家。2020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同时继续担任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艺术总监,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李飚出生于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198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88至1995年,公派进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至1999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前往德国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跟随彼得•萨德罗教授学习,获德国音乐大师文凭。他还曾向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劳伦斯∙福斯特学习指挥,受益匪浅。

李飚是世界古典音乐界少有的能够同时成功胜任指挥和打击乐独奏的艺术家。2020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同时继续担任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艺术总监,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李飚出生于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198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88至1995年,公派进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至1999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前往德国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跟随彼得•萨德罗教授学习,获德国音乐大师文凭。他还曾向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劳伦斯∙福斯特学习指挥,受益匪浅。

作为指挥家与独奏家,李飚曾多次在音乐比赛中获奖,并同国内外许多乐团和音乐家合作,演出足迹遍及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他还多次受邀担任世界重大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

2003年,李飚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他被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艺术学府担任终身教授的华人音乐家;2010年起,他担任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音乐总监;2015年,成为索尼音乐签约艺术家;2018年,担任中国国家大剧院“年度驻院艺术家”。

娜米萨2001年生于音乐世家,鄂温克族。4岁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育家钟慧教授学习钢琴,5岁师从于著名大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宋涛教授学习大提琴。201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教研室主任朱牧教授,目前就读于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于Richard Aaron教授。

2015年在第十二届莫斯科国际青少年大提琴比赛作为青年组最小年龄的选手获得金奖第一名。

2017年在第十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中获得银奖第二名,是本届比赛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

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四季室内乐团大提琴首席。参加过Aldo Parisot、David Geringas 、Misha Maisky、Lynn Harrell、王健、Lawrence Lesser、Igor Ivanovich、 Hans Jensen、John Kadz Andres Diaz 、Martti Rousi、Krlill Rodin等国际大提琴教授的大师班。曾5次考取晨兴音乐桥国际音乐节。赴德国,加拿大,美国,波兰等地学习和公开演出,多次参加在国家大剧院大提琴经典艺术讲堂音乐会的独奏和重奏音乐会演出,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告诉你《大提琴课堂》示范学生并演奏。出访欧洲国家,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区演出。

与中国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湖南交响乐团,内蒙古民族交响乐团,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在《新一代杰出女指挥与大提琴新秀的碰撞、中外经典名曲交响音乐会》《森林的牧歌》《纪念伯恩斯坦100周年》《未来音乐家》等音乐会中担任大提琴独奏演出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圣桑大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致莫扎特》等大提琴经典作品。

2020年应邀参加由著名指挥大师余隆先生和指挥家夏小汤先生执棒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与世界著名大提琴大师林·哈雷尔先生共同演绎的维瓦尔弟双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双星会》专场音乐会。

2020年娜米萨·孙作为美杰三重奏的特邀嘉宾,与小提琴家吕思清、钢琴家孙颖迪、大提琴家秦立巍组成的美杰三重奏一同参加《美杰三重奏与未来之星音乐会》、《2020台湖演艺艺术周——美杰三重奏与未来之星音乐会》以及南京森林音乐会《美杰三重奏与未来之星音乐会——森林的欢聚》系列演出,演出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界最具华丽阵容和强大影响力的室内乐组合。

娜米萨使用的大提琴由法国著名制琴大师Patrick Robin 先生制作。

被誉为“首都明珠交响乐团”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1977年10月,隶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交响乐团在时任艺术总监谭利华的领导下,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2019年聘请我国著名指挥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担任首席常任指挥。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该团在成立和发展的43年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艺、丰富广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北京交响乐团多次代表国家及首都参与大型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出访德国、英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捷克、波兰、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韩国等国,并在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举办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载誉完成了欧洲巡演,获得欧洲评论界极高的评价。2013年乐团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对墨西哥、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巡演,美国发行量最大的通栏标题称——“北京交响乐团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北京交响乐团从1994年就开始致力于广泛而深入的普及交响音乐会。其足迹遍及北京的军营、厂矿、学校、社区以及中国的各大音乐厅和高等院校。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足迹中,北京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多达近千场,涉及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16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发起的“首都市民音乐厅”,倡导“百姓身边的交响乐”,推动古典音乐走进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首都公共文化的惠民品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