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除了依靠情报、武器装备,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将领,所以在战争中,每个国家对自己的高级将领都格外宝贝,但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将军,他是二战中苏联死亡的最高将领之一,不过他并非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枪下。
1934年苏联“大清洗”中,虽然很多优秀的军事人才遭到杀害,但却让巴甫洛夫从中脱颖而出,在西班牙内战、苏芬战争中,巴甫洛夫从坦克旅长晋升为坦克部部长,深受斯大林的器重,此后他又和朱可夫同获大将军衔,并在西部军区担任司令员,此时巴甫洛夫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这一切都在苏德开战后发生了改变。
其实早在战前,巴甫洛夫就曾接到上级指令,德国很有可能会发动突袭,要求各方面军做好迎战准备,但并没有得到巴甫洛夫的重视,他把两个最精锐的集团军部署在最为突出的部位,没有任何预备部队,而且空军力量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机场,敌人一旦来袭,必然会成为活靶子,而且在1941年初,朱可夫、巴甫洛夫双方在演习时,这些致命的缺点朱可夫也向巴甫洛夫提及过,但均未得到回应,巴甫洛夫坚持相信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实战经验,认为坦克永远无法单独作战,必须依靠步兵,过分的相信了自己的军事能力,这成了巴甫洛夫最为致命的要害。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仆从国近550万人的军队,从三个方向向苏联进攻,而巴甫洛夫所在的西部正是德军进攻首日的主要目标。当天凌晨,德军数百架飞机炮轰了西部军区的26个机场,并摧毁了738架飞机,开战首日,德国就已经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此后,德军一个装甲集群和一个集团军向明斯克方向进攻,此时的巴甫洛夫早已慌了神,他甚至跑到了一个集团军中,这样一来,整个西方面军群龙无首,乱成一锅粥,加速了全军瓦解的速度。更可笑的是,在西方面军被合围后,巴甫洛夫因为没有有效的指挥部队,导致很多前线消息都得从德国人的广播中收听。仅仅10天的时间,德军向苏联内部突进600公里,好在“救火英雄”朱可夫及时赶到,虽然挽回不了惨败的局面,但至少将司令官巴甫洛夫、参谋长这些高级将领救了出来。
明斯克的失败,不仅让苏联50万士兵被俘虏,更让斯大林颜面无存,他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于是包括巴甫洛夫在内的3个西方面军的高官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最终以“叛国罪”判处3人死刑。
一个苏联高级将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巴甫洛夫确实存在失职,但其实也挺冤枉,因为当时苏联的主力军在西南,而德军却将主战场选在了西方面军的正面,如果换做是朱可夫,也未必能挡住德军的脚步,当然斯大林之所以要处决巴甫洛夫,也是苏德战争初期整顿全军的必要手段,不过给巴甫洛夫安上了“叛国罪”,也有些牵强,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巴甫洛夫总算得到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