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强调“从做中学”,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教育即生长乃杜威的教育观点之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写道:“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在当时,这种教育观颇有前瞻性。传统的教育把儿童当作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将其视为教育的主体,不管儿童喜欢不喜欢,也不管儿童生长的欲望如何,强加给儿童书本知识,消极、压抑的学习状态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利条件,才能让儿童健康成长。这种教育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强师是儿童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作为经验主义者,杜威注重的是实效,他认为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观察,搜集资料并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还可以通过实践去检验方法是否可行。杜威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论述了“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杜威的思想曾对20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陶行知、张伯苓、胡适、冯友兰、郭秉文、蒋梦麟等一批中国教育家和学者都曾师从杜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